“軟硬兼施”:內江抓實抓細水上交通安全
沱江1艘船舶失去控制,嚴重威脅下游橋梁安全……近日,沱江資中段上演了“驚險”一幕。
其實,這是內江開展的大型漂浮物攔截應急演練現場。本次演練模擬因沱江流域強降雨導致沱江內江段水位短時間暴漲,通過處置船舶突發失控險情,提升我市大型漂浮物攔截應急處置能力和暢通完善信息傳遞體系。
如何確保2022年水上交通平安度汛?開展水上應急演練,只是內江提升“軟實力”,強化“硬實力”,多點發力,“軟硬兼施”,抓實抓細汛期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的一個縮影。
汛期模式開啟
從5月1日起,內江正式進入汛期。
氣象部門預測,今年汛期(5~9月)我市氣候狀況總體為一般到偏差,階段性旱澇災害明顯,出現極端氣候事件可能性大。汛期有3~5次區域性暴雨,較常年偏多。
內江是全省8個重點水運城市之一,主要通航河流為沱江、清流河、球溪河、威遠河等13條河流、18個通航水庫,通航里程共745.37公里。
目前,全市共有各類渡口碼頭68個,主要分布在沱江沿線,其中資中段較多。非沱江沿線的碼頭主要分布于隆昌古宇湖水庫、資中龍江水庫、威遠長沙壩水庫、威遠葫蘆口水庫。
目前,全市共有船舶276艘,水運企業16家,其中渡運企業1家,港口企業1家,客運企業11家(含旅游企業2家),貨運企業3家。
“沱江流域出現中等洪水的概率較大?!眱冉闹行挠嘘P負責人在分析今年汛期水文趨勢時說,汛期我省主要江河控制站以中等洪水為主,我市2022年沱江干流出現中等洪水的概率較大。
今年,我市氣候異常,尚未入汛便已遭遇“4·11”“4·24”兩次暴雨過程,造成局部受災,歷史罕見。進入汛期模式以來,內江水上交通安全的工作壓力更大、任務更重。
提升“軟實力”
5月4日,市中區白馬碼頭、賈石井渡口。
“兩線一牌”是否完好?是否落實簽單發航制度?證書證照是否齊全有效?救生設備和消防設施是否配備齊全、狀況良好?……市水路交通發展中心工作人員對渡口碼頭、船舶船員等進行全方位“體檢”。
- 省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基地授牌暨開館儀式在川南幼專舉行(2022-05-11)
- 美不勝收:每年逾兩萬名游客到威遠“天空之鏡”打卡(2022-05-10)
- 內江交警:雨中堅守保暢通(2022-05-10)
- 內江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服務專項工作方案出臺(2022-05-10)
- 隆昌男孩賣枇杷 引出一串暖心事(2022-05-0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