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準發力:內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賦能鄉村振興

本報訊(內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鄒蕾)春爭日,夏爭時。連日來,田間地頭農事催人忙,高標準農田建設熱火朝天。在資中縣銀山鎮觀音寺村,數十名工人趁著天氣晴好,在各自的崗位上加緊開墾土地、建設溝渠、硬化道路;附近的攪拌站每天運出近600噸混凝土,供高標準農田建設使用。
放眼望向已經完成建設的高標準農田,廣袤的土地被硬化的生產道路劃分為一片片種植、養殖和種養結合的區域,血橙等苗木在陽光的照耀下綠得發亮。排水溝渠穿插在平整的農田中,形成高低錯落的別致景觀,良好的農業生態一覽無遺。
為提升農業綜合生產力,資中縣通過連通地塊、消除死角、并小為大、優化布局、貫通溝渠、培肥土壤等方法,扎實推進良田、良機、良種、良法、良制(以下稱:“五良”)融合宜機化改造樣板區項目建設。截至目前,土地平整基本全覆蓋,農機通達率和項目區“五良”配套技術推廣率達90%以上,農業生產機械化率和灌溉保證率均超80%?!皸l件好了,我們種地也更有勁頭,都盼著高標準農田再多些?!庇^音寺村村民鐘丹說。
據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近年來,內江深入實施“藏糧于地,藏糧于技”戰略,堅持多方面發力,強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,著重補齊基礎設施短板,加快發展現代農業,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——
多渠道投入。建立完善多元化投入機制,采取財政補助、發行債券、業主自籌、項目整合等方式籌措建設經費,并與建行合作推出“高標準農田貸款”專項產品。2021年,全市立項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實際投入資金約6.4億元,畝均投入3471元,投入水平創歷史新高。
多功能布局。探索丘區高標準農田建設新模式,分區分類建設內容,緩丘寬谷區“治水”,推廣稻漁綜合種養;淺丘中谷區“修路”,規?;l展主糧生產;深丘窄谷區“改土”,統籌發展糧經復合種植。
多層級推動。健全“縣負總責、鄉鎮監管、村為主體”三級管護責任體系,建立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管護明細臺賬,按照“誰受益、誰管護”原則明確管護實施主體。通過直接補助、以獎代補方式發放管護資金,激勵農戶、涉農企業等主動參與后期維護。近兩年,全市累計落實管護經費184.43萬元。
- 內江今年計劃復耕撂荒地2.8萬畝以上(2022-03-08)
- 貫徹落實中央精神!今年內江將推廣23萬畝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(2022-03-03)
- 內江持續改善農業農村生態環境質量(2022-03-02)
- 增長46.38%!去年內江村級集體經濟總收達5514.7萬元(2022-03-02)
- 內江市多措并舉提升耕地質量(2022-03-02)